智能家居刚起步 距物联网概念相去甚远

2020-07-30 16:15:49来源: LivingLab智能家居

[摘要]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智能家居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去年9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门共同发布《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更是明确将智能家电列入了重点领域示范工程。此外,北京、深圳等多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积极支持智能家居产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智能家居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去年9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门共同发布《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更是明确将智能家电列入了重点领域示范工程。此外,北京、深圳等多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积极支持智能家居产业迅速发展。

  业内人士称,目前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基地等多方力量都在加紧研究,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扫清各种发展“路障”。

  智能家居市场空间巨大,迎来快速发展期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市场拥有1亿多的潜在智能家居用户。智能家居将带来三方面市场空间,包括智能家居工程建设、智能家居产品升级和后续服务市场。根据中怡康数据推算,其中仅智能家电、智能照明两大家居必需品行业的升级空间,就高达2000多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据《2012-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预计2013年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智能家居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智能家居物联网思维有待树立

  赫智电子负责人周培良先生认为,现在的智能家电,只是简单解决了无线通信的问题,很多智能家电的制造商和新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对智能家居的认识仍停留在“互联网”层面,与智能家居的真正概念还差得比较远。

  真正的智能家居是基于“物联网”思维建立的,目的在于通过物和物之间的沟通互联,传递信息,让家电智能地“思考和工作”,解放人在控制家电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做到“Everything out of Control”。

  周培良先生还指出,目前的智能家电在物联网方面还需攻克三道关隘。

  首先,感知层面很多东西没有利用起来,智能家电上传感器的应用和适配尚有不足。例如智能空调,现在市面上的智能空调还很难做到自动感知和检测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空气质量等多项数据指标。

  其次,目前的智能家电也并未真正实现云计算。云计算是家电智能化的最大成本,它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将所有计算的东西全部放在云端,最大限度减少本地产品上的计算信息量,实现计算的高性能,根据摩尔定律,形成规模后云计算成本近乎为‘0’。许多制造商已经意识到,物物之间的沟通成本,在云端是最低的。现阶段也就是许多厂商租用了一个云服务器,就号称自己的产品实现了云计算和智能化,这是不对的!

  再次,现在的智能家电在沟通层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数智能家电只解决了“人”和“物”的沟通问题,但是“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尚未实现,例如冰箱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难以传递给空调、洗衣机等其他家电设备。

0
[责任编辑:张秋华]

安全自动化 官方微信    as视界 服务号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合阅读
智能家居改变生活

智能家居改变生活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让生活更美好

智能家居,让生活更美好

您想过吗?坐在沙发上用一个遥控器就可以控制家中所有的家用电器;看电视时有访客呼叫,不必跑到门口,直接在电视上就可以和访客对讲并开锁;清晨,房间的电动窗帘能够自动开启,电视自动打开播放早间新闻;下班的路上,你就可以通过手机预先开启空调,回到家就能享受清凉;晚上您准备欣赏电视节目,只要按下数字家居的场景按钮,电视自动打开播放指定频道,窗帘自动关闭,房间的光线逐渐调整到最适宜的亮度……,这就是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体验。
专栏
我要投稿
文章排行榜
杂志
  • 安全&自动化2023年9-10月 第261期
    2023年11月第261期
    2022-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对安防与其他行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通货膨胀、供应链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全球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2022年国内安防市场保持着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由于国内政府财政收支减少、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房地产市场下滑、企业端市场投资信心减弱等因素,给安防企业带来持续挑战。